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6日电 题:草原走来的城市“筑梦师”
新华社记者贺小童、贾钊
位于新疆库尔勒市的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科研实验楼指挥中心里,智慧大屏上的数据流正以每秒万次的速度跳动。这里是中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的“智慧能源大脑”,承载着能源安全与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
在这座智慧建筑的背后,有位来自草原的结构工程师默默贡献自己的智慧。32岁的阿合特列克·夏利哈尔,是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设计”)新疆分公司的一名结构工程师,也是这座科研实验楼建设的亲历者。
“‘盯’了好几年,终于完工了。”提起两年前项目验收的场景,阿合特列克历历在目。最初接手项目时他还不知道,这座科技感满满的建筑会成为他实现回乡梦想的契机。
阿合特列克家在距离库尔勒数百公里外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夏天可以望见那拉提草原山坡上清新的绿色。”性格内敛的他谈起家乡还是有些腼腆。“奎屯、深圳、武汉……”阿合特列克说大鑫优配资讯,自己在不少地方生活过,最美的风景还是在家乡。
小时候,阿合特列克去奎屯上学要坐整整一天的大巴。而如今,高铁穿行、高楼林立,新疆早已不是旧日模样。他不仅仅是这一变迁的见证者,如今更是参与其中的“筑梦人”。
阿合特列克在中学时代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那时新疆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处处都是新的、建设中的场景。我就想以后一定要为家乡添砖加瓦。”
2013年,阿合特列克从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那一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他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加入中信设计,三年建筑设计师的项目实践生涯让他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一个寒冷的冬季,阿合特列克回乡探亲。库尔勒的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科研实验楼项目急需验收,他主动请缨留下,从此扎根新疆。“也是圆了回家的梦。”他笑着说。
如今,他的工作从图纸上搬到了现实世界。穿梭于工地一线,解决实际难题,将理论落于实处……这都是一名结构工程师的工作常态。
“结构工程师是让建筑梦想照进现实的‘关键一环’。” 阿合特列克说,以乌鲁木齐市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为例,建筑师勾勒出“明月出天山”的造型,而实现这一愿景,却需结构工程师精密计算每一根梁的承重、每一个跨度的实现方式。
“一线工作更考验沟通与应变。”阿合特列克说。面对施工单位的咨询,他的回答要又准又快,“一个数字都不能错”。
在中信设计新疆分公司总经理程凯看来,阿合特列克的选择并非偶然。“新疆这片热土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建筑师在此挥洒才华。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新的视野和可能。”
当前,阿合特列克和团队正参与的华美胜地丽思卡尔顿酒店集群及商旅综合体项目为乌鲁木齐2024年度智能建造示范项目,“智能、绿色、节能都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阿合特列克说,AI和算力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如今公司通过引入AI平台,有望大大提高从设计到落地、运维的效率。
近年来,新疆抓住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机遇,实施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应用工程,出台10余个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规范,扶持传统企业向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业转型。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目标全年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30%,培育10个以上智能建造示范基地,绿色建筑占比超60%。
“我相信,这里会吸引更多人来安家、追梦。”对于未来,阿合特列克充满期待,“新疆是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口岸繁荣、交通便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伊犁草原走出的少年大鑫优配资讯,到用专业能力参与城市建设的“筑梦师”…… 阿合特列克成长的脚步,与新疆蓬勃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
粤有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